资讯详情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
明确“到2025年,四川中医药行业文化建设基础更为坚实,四川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队伍不断壮大,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为主要目标,具体以资源保护传承、研究阐发、宣传普及、融合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交流合作六个层面为着力方向。
中医药文化传承具体如何做?四川自有“秘籍”
第一招: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保护传承
以“天回医简”等出土医学文献文物为依托,推动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和中医药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中心建设。分阶段实施中医百部经典工程,建立古籍文献数据库,收集整理古代川派名医名著古籍,编纂出版四川医籍全书。
建立四川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和濒危中医药文化抢救项目库,推进濒危川产道地药材资源的保护,编纂出版四川道地药材志。
第二招: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阐发
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中医药文化学术出版。统筹运用各级各类社科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学术团体、行业学会协会等资源,推动中医药文化、藏彝羌等民族医药文化研究利用。
实施中医药继承性人才培养工程,建设西部中医药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培育一批学识渊博、造诣精深、权威主流的研究团队,聘任和引进一批中医药文化高端研究人才,加强四川省中医药文化研究阐发力量。
第三招: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
打造西部中医医疗区域中心为引领,建设一批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积极培育一批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引导群众走进、认识、了解中医药,提供正确、安全、科学的中医药知识。
成立西部中医药文化宣传中心,创作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知识需求。打造集中医药文化宣讲、服务体验、药膳食疗、养生保健和特色流派展示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第四招: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融合创新
探索建设西部大健康科创城,规划并创作一批展现川派中医源远流长、厚德仁术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中医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推动中医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主题小镇、示范园区、体验街区,建设一批省、市级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创建一批国家中医药旅游示范区(基地),推出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线路。
第五招:全面加强中医药教育体系建设
坚持把中医药文化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药经典为基础,中医药理论、思维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编写中医药文化科普读本,在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
加强高等院校中医文化相关学科建设,推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开设中医药选修课程,加强中、藏、羌、彝医药等相关专业建设。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激发中医药文化人才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六招:全面加强中医药文化交流合作
建设“一带一路”西部中医药交流中心,组织开展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等交流活动,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交流。
加强中医药省际交流合作,打造川产道地药材交易中心和西部中医药产权交易中心,积极组织、参与推介会、博览会、国际服务贸易交流会等活动。推动中医药贸易平台和中药材交易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