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无公害生产是中药品质升级的抓手
中药三七被誉为南国仙草,在心血管、脑血管、肝脏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已成为400余类1000余种中成药的核心成分。在4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中,不同的三七个体成分含量高低不一、抗性强弱及产量差异大等问题突出,极大的影响三七质量稳定性。本次会议由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药工程分会、云南省文山州人民政府主办,华夏本草等协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发表中药品质提升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主题演讲
张伯礼说:“三七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获得是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的重大突破,也是三七产业走向‘无公害时代’的关键一步。”
苗乡三七专家工作站陈士林所长发表主题演讲
“破解之道是品种选育!种质创新、良种应用是无公害中药产业发展的根基。”陈士林表示。
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钱忠直发表主题演讲
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钱忠直认为,“长期以来,药品质量控制理念是基于事后控制方式的‘质量源于检验’,这种传统监管思路严重阻碍制药工艺技术创新,限制了药品质量持续提升。”
云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熊磊致辞
云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熊磊说:“云南中医药大学将与文山州委、州政府,与专家学者、文山学院、三七企业携手,共同推动三七产业健康发展。”
文山州州长张秀兰致辞
文山州州长张秀兰在致辞中表示:“文山州委、州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七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集标准化基地、原产地交易市场、精深加工、科技研发、行业管理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陈君主任说,“中药材病虫害的防治是目前中药材生产中最薄弱的环节,防治水平直接影响到中药材的产量、质量、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种植效益。”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董林林博士表示,“标准化才能使药材标准,每个环节的标准化,才能保证药的稳定,种源的一致性是我们重要的一环”。
东阿阿胶秦玉峰总裁认为,“文山三七当前最重要的是品牌建设。”
苗乡三七余育启董事长说,“种给别人吃的三七,自己要敢吃!”
深圳津村原董事长刘玉德认为,“中药材质量受种源、产地、栽培管理、采收、加工、保管多因素影响,要保证中药材质量需要全过程控制。”
“目前植物生长剂、化肥农药的无序使用,对中药质量和用药安全带来挑战,发展中药无公害生产已迫在眉睫。” 华夏本草李天总裁说。
原文链接:http://news.hebei.com.cn/system/2019/04/24/019603099.s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编辑处理,图文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